孔子大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品牌 -> 孔子大讲堂 -> 正文

余治平教授主讲“子家驹定律:公羊学语境下昭公流亡的政治哲学分析”

来源: 时间:2024-04-30 作者: 点击:

2024年4月28日下午3点,曲阜师范大学“孔子大讲堂”第七讲在孔子书院举行。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余治平教授应邀莅临孔子大讲堂,做了题为《子家驹定律:公羊学语境下昭公流亡的政治哲学分析》的学术讲座,我院刘星教授担任与谈人,副院长宋立林教授主持了讲座。

首先,余治平教授由“昭公廿五年天有异象”导入了本次讲座的主题。他指出,按照公羊家天人感应说的学术系统,论劝诫君王的事象,异比灾厉害,属于严重警告一类。在材料中,天性穴居的一种动物,现在竟然爬上了树,本该生存于地下的鸟类却霸占了树上的空间,显然是下级侵凌上级之乱象,抢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位置,“尊尊之道”不再。此可谓“先事后异”,政出大夫,季平子当国,以下犯上,僭越了作为国君的昭公之权力和尊严。天人相感,先异后事,鹳鹆一鸟的来源、习性、颜色都能够涵摄、预知昭公除季事件整个过程和最终结局。

其次,余治平教授介绍了季平子的三次请求皆被昭公拒绝,这也成为昭公失败逃亡最直接的原因。余治平教授分析道:“第一,昭公未能认清自己的政治处境,敌人长期掌握执政大全,已形成顽固势力,且不听劝告,贸然攻打季平子。第二,昭公在掌握绝对军事优势的情况下未能做出适当的让步,错失了制胜的大好时机,一旦敌人纠集、反扑则再无还手之力,只得丢弃王位仓皇逃窜,连本国都待不下去,而不得不选择流亡生涯。”然《春秋》经文不提及昭公出逃的狼狈过程,显然是在为尊者讳。

最后,余治平教授提到了本次讲座的重点思想“子家驹定律”:“对委己者柔”。在子家驹劝说昭公的对话中,蕴藏着一条铁打的政治哲学法则,那就是:谁对老百姓好,老百姓就拥护谁。大多数人对宫廷斗争、政权更替都是不关心的,甚至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也没有什么绝对的正义,有的只是与自己相关的利益。子家驹是春秋时代的一位看透了政权本质、看透了人性本质的伟大政治家和伟大哲学家,他断言昭公除季事件必然失败,十分英明地预知了最终结果,只可惜昭公却未曾听劝。

余治平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深刻、论述清晰,给予在场教师与研究生不少启发,获得了现场听众潮水般的掌声。

刘星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补充发言。他认为,从哲学的角度来对《公羊春秋》此类经学进行研究既丰富了研究内容,又阐释出了新意。

参加讲座的老师、同学与主讲人进行了交流。老师和同学们都向余教授们谈了各自的感想,并就讲座引发的疑惑和思考提出了问题,余治平教授给予细致的解答。

在主持讲座的过程中,宋立林教授介绍了余治平教授在春秋公羊学、董学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对余治平教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引发了听众对春秋学的相关思考。宋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开展学术的研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经学上下功夫。

会后,各位教授和研究生在孔子书院门口合影留念。

孔子大讲堂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大讲堂系列高端学术讲座,设立于2016年,是我校落实特色发展、文化立校战略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以“打造经典、引领高端”为活动主旨,先后邀请了陈来、郭齐勇等知名学者登坛传道,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名片。自本年度起,孔子大讲堂由社会科学处与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基地联合策划,孔子文化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学校团委共同承办,每学期举办四场,邀请儒学、传统文化及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登坛讲学。

  • 官方公众号

  •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