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休人员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荣休人员 -> 正文

刘厚琴教授

来源: 时间:2025-09-05 作者: 点击:


刘厚琴教授,1965年生,山东高密人,于1987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后师从山东师范大学安作璋先生、山东大学孟祥才教授,于199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再师从山东大学马新教授,于200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993年以来在曲阜师范大学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25年8月退休。

参加撰写的3部丛书《儒学研究大系》《中华伦理范畴研究》《中华传统八德诠解》获得山东省社科奖。

电子邮件:qflhq@163.com

刘厚琴教授致力于儒学对古代现实政治、社会影响及其互动关系,以及儒家文化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

一、科研项目

中国古代士人气节研究,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5CWHJ22)。

日本韩国的儒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学研究大系”(02EZS003)之子项目。

中华伦理范畴:乐,社会重大委托项目“中华伦理范畴研究”(2005年)之子项目。

庄周与《庄子》,山东省古籍整理项目“齐鲁文化经典研究”(N.02540903)之子项目。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时代价值辨析研究,山东省201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重大理论研究项目“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时代价值辨析研究”(15AZBJ10)之子项目。

二、学术著作

《孔氏家族春秋》,辽海出版社2000年出版。

《儒学与汉代社会》,齐鲁书社2002年出版。

《汉代伦理与制度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中华伦理范畴: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庄子品读》,山东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

《忠德诠解》,中国方正出版社2017年出版。

《信德诠解》,中国方正出版社2017年出版。

《当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儒道释文化研究》(合著首位),人民出版社2020年出版。

《汉字中国:乐》,华夏出版社2024年出版。

《日本韩国的儒学研究》(主编),中华书局2003年出版。

三、期刊论文(代表作)

论儒学与两汉复仇之风,《齐鲁学刊》1994年第2期。

论儒学与两汉师生关系,《山东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汉代封建父权制思想研究,《史学月刊》1995年第4期。

儒学与汉代婚姻制度,《孔子研究》1996年第2期。

汉代“顺天”自然观的生态学价值,《济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自然科学技术》2001年第4期全文复印)。

儒学与汉代社会风气的嬗变,《天府新论》2004年第1期。

汉代社会保障体制及其特征,《开封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5年第4期全文复印)

汉代“不忠入律”研究,《济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8年第2期全文复印)

汉代父权制新探,《史学月刊》2009年第10期。

汉代父系观念研究,《人文杂志》2011年第3期。

三、会议论文(部分)

儒学与21世纪的家庭道德教育,“21世纪社会伦理道德国际学术讨论会”1995年。

孔子儒学与祖国和平统一,“孔子思想与中国统一大业”国际学术研讨会”2000年。

儒家政德教化及其现代价值,“儒学与现代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2006年。

儒家“和而不同”与文化多元发展,世界儒学大会2010年。

儒家道德价值与当下社会,世界儒学大会2011年。

儒家文化观与“一带一路”建设,东亚儒学研讨暨“一带一路”儒家文明创新联盟成立大会2017年。

上一条:李天辰研究员

下一条:骆承烈教授

  • 官方公众号

  •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