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5年5月17日生于山东济宁任城。1956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原孔子文化学院副院长,学习、研究孔子六十余年。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典》顾问,中华孝文化促进会特邀专家,中国孔子文化传播促进会副会长,孔子学会等百余个学术团体的顾问、名誉会长、会长。讲学足迹遍及国内22个省市,曾到日、韩、越、马、新、美、法等国讲学及学术交流。就中华传统文化、孔子思想、孝文化、儒商、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向大、中、小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作学术报告数百场。2013年11月26日以孔学学者的名义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孔学、儒学研究。
七十年来始终执着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力倡优化儒学传播,独创“‘经’亦求精”,主张“原典精选”、“蒙书改编”。1958年获山东省“先进生产者”称号。1997年获世界吉尼斯纪录“收藏孔子像最多的人”,2008年被国务院六部委授予“全国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2014年以其《新编二十四孝》为主的《孝贤碑》再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2015年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国网授予“烛光奖”。
几十年来重点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出版各种论著、资料110多本,发表文章1000多篇。本世纪以来,首创中华母亲节,为创会首席顾问。由其向国际儒联提议,在孔孟之乡建成了“尼山圣源书院”。撰文大型文化专题片《文化巨人孔子》,获“20年来改革创新奖”。由其创意改编并任总顾问的《演说论语》获2011年广电学会“百家奖”一等奖及个人“创新奖”“撰稿奖”、2012年获科技部“发明创新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1997年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收集孔子像最多的人”。2014年5月,由其执笔刻石的“新编二十四孝”,再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中华孝文化研究集成》(十二部,600多万字),已由光明日报社出版。2018年由其总撰稿、总编剧,历史顾问的三十六集电视剧《孝经》已通过国家文化部批复。近年来,《洙泗归元》《乐山集》《中国传统节日民俗》《太昊之墟--任城与任子》《中华孝道》《听故事,学<论语>》等著作相继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