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大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品牌 -> 孔子大讲堂 -> 正文

孔子大讲堂|陈松长教授主讲“本世纪以来湖南简牍的发现与研究”

来源: 时间:2024-06-19 作者: 点击:

2024年6月18日下午3点,曲阜师范大学“孔子大讲堂”第十一讲于孔子书院A座208举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陈松长教授做了题为《本世纪以来湖南简牍的发现与研究》的讲座,孔子文化研究院院长王钧林教授担任主持人、孔子文化研究院博士后孙航担任与谈人,孔子文化研究院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陈松长教授的此次讲座围绕三个部分展开。

首先,陈松长教授介绍了湖南简牍文献的总体情况。陈松长教授提到,湖南地区作为简牍文献大省,其出土的简牍数量庞大、种类丰富、科研价值高,并且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研究。陈教授列举了本世纪以来湖南地区出土的多批重要简牍,如长沙走马楼吴简、里耶秦简、郴州晋简等。这些简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哲学、文学、医学、地理、军事等各个领域。

第二个部分,陈松长教授详细介绍了岳麓秦简的发现和入藏。陈松长教授按已出版的《岳麓书院藏秦简》系列丛书为顺序,介绍了岳麓秦简的《质日》、《为吏治官及黔首》、《占梦书》、《数》、《为狱等状四种》以及秦律令等部分。对秦代官吏的日常记录、秦代为吏的官学教材、秦代人对梦的解读、秦代人的数学教程以及秦代的司法案例和秦代的法律文本六个专题,对岳麓秦简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最后,陈松长教授谈到了近年来湖南简牍研究成果的丰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多项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立项;简牍资料著作丰富;硕博士论文众多;学术论文层出不穷。

讲座完毕后,王钧林教授进行了总结 。王钧林教授认为,将“地下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相互印证,以考察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例如,山东银雀山汉墓中出土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即印证了齐鲁之地是兵家重要的发源地。

孔子文化研究院博士后孙航发表了感想。孙航引用陈寅恪先生“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表达了结合出土文物和古籍记载等多种证据来支持论点,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孔子大讲堂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大讲堂系列高端学术讲座,设立于2016年,是我校落实特色发展、文化立校战略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以“打造经典、引领高端”为活动主旨,先后邀请了陈来、郭齐勇等知名学者登坛传道,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名片。自本年度起,孔子大讲堂由社会科学处与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基地联合策划,孔子文化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学校团委共同承办,每学期举办四场,邀请儒学、传统文化及

  • 官方公众号

  •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