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学人交流 -> 正文

王钧林院长赴首尔大学参加先秦文献与哲学国际研讨会

来源: 时间:2024-04-10 作者: 点击:

2024年4月6-7日,由首尔大学哲学系主办的先秦文献与哲学国际研讨会在该校举行,来自首尔大学、成均馆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中山大学、高雄师范大学的15位知名学者出席会议,并做了精彩的学术演讲。我校特聘教授,我院院长王钧林先生于6日作了《海昏侯<易占>“大有”卦卦名释义》的大会发言,7日上午主持会议。

王钧林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海昏侯《易占》对“大有”卦卦名做出了一个闻所未闻的解释——“大有者,大有天下也”。易学史上,多以“能大所有”和“盛大丰有”解释“大有”,惟独《易占》以“大有天下”解释“大有”。“大有”之“有”,关键在于其宾语所指涉的对象是什么。孔子曾经讲过“有国有家者”——在孔子时代,天下、国、家是三级组织结构,《大学》言及“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其准确表述。问题在于,“有家”的是卿大夫,“有国”的是诸侯,那么,“有天下”的是谁呢?当然是天子。国、家可以“有”,天下亦可以“有”?《诗经》:“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虽然不见一个“有”字,却清晰表达了天下为王所有的意涵。此种意涵一脉相承,到战国末年,又见新的所有者:“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至此,产生了两种天下所有者,一是天子个人,一是天下全体人民。这无疑指示了两种发展路向:天下为天子所有,必然走向“君主”道路;天下为天下全体人民所有,必然走向“民主”道路。可惜,天下为天下全体人民所有的理念,犹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刘邦一当皇帝,以天下为产业,向乃翁示威:“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周制迥异于秦制。秦制以郡县制的方式将皇帝所有制贯彻到底,而周制却奉行封建制的等差所有制。天子经由革命而取得天下,拥有天下的所有权。然后,天子封邦建国,建立了许许多多的诸侯国。诸侯国又自成一个所有权单位,诸侯按照层级分封的原则,又封立了许许多多卿大夫之家。卿大夫之家同样也是一个所有权单位。孔子所说“有国有家”,自有其历史与现实的依据。因为周代的国家体制是等差所有制,天子拥有天下,基本上是名义上的,实际上却是让大大小小的诸侯分享天下,这必然导致诸侯掏空天子的所有权的后果。依此类推,诸侯国之于卿大夫也是如此。所以,周代权力下移是周代国家体制潜在趋势导致的必然后果。

海昏侯刘贺生前所用的《易占》,竟然有“大有者,大有天下者也”这样犯忌讳的字样,一则表明汉初犹有天下归皇帝所有的观念,二则表明刘贺曾经做了二十七天皇帝,这是对于他曾经拥有天下的追念。

  • 官方公众号

  •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