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科研平台 -> 正文

《尚书》学研究中心

来源: 时间:2025-09-02 作者: 点击:

基本信息

机构名称

《尚书》学研究中心

成立时间

2019年

机构设置

中心主任:徐新强

学术骨干

专职研究人员:黄怀信、廖名春、郑治文、闫现霞、徐新强

兼职研究人员:刘光胜、陈良中、钟云瑞

机构简介

《尚书》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19年。《尚书》学研究中心按照曲阜师范大学专职科研院所进行管理,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在我校现有《尚书》学研究成果基础上,组建专兼职研究团队,深入开展《尚书》学研究,进一步做强“经学重镇”学术品牌。中心成立以来,聚焦《尚书》学的研究与教育工作,积极推动以《尚书》学为重要内容的经学、儒学的传播,不断推动研究团队的培养与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尚书》学教育与传播领域,主要为本科及研究生开设《尚书研读》及《尚书文献整理》等课程,相关课程被评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课程思政案例”、中心成员入选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111”领军人才、“济宁市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等。

研究方向

本中心以《尚书》学研究与普及为目标,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尚书》学文献研究、《尚书》思想研究、《尚书》学文本与道统政统的研究、断代《尚书》学研究、名物研究、《书》经图研究、“禹贡图”及《禹贡》相关的历史地理研究等

主要成果

科研项目

近年来,在《尚书》文献、思想、图经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代表成果有国家社科冷门绝学与国别史项目3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教育部及省社科项目等多项。

一、国家社科冷门绝学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月相纪日法与西周王年及史料编年,2022年,主持人:黄怀信;

2.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先秦两汉出土易类文献汇纂通考与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023年,首席专家:刘光胜;

3.国家社科冷门绝学项目:“禹贡图”文献集成与研究暨数据库建设,2019年,主持人:徐新强;

二、国家社科项目

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晋孔氏家学与“伪书”公案,2006年,主持人:黄怀信;

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价值挖掘与传承传播研究”子课题,2020年,主持人:廖名春;

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华简与儒家经典的形成发展研究”子课题,2016年,主持人:廖名春;

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土文献与民本思想溯源研究,2019年,主持人:刘光胜;

8.国家社科基金:宋代尚书学研究,2008年,主持人:陈良中;

9.国家社科基金:元明《尚书》学研究,2016年,主持人:陈良中;

10.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尚书》文献序跋汇录阐释研究”,2020年,主持人:钟云瑞;

11.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清代《御纂七经》研究,2018年,主持人:钟云瑞;

12.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林之奇《尚书全解》整理,2015年,主持人:陈良中;

13.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刘端临先生遗书》整理,2022年,主持人:钟云瑞;

14.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清末民初《尚书》学研究”,2020年,主持人:闫现霞;

另外,中心成员承担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等二十余项。

学术著作

中心成员《尚书》类著作数十部,主要代表作有:

1.《尚书古文疏证》,黄怀信、吕翊欣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2.《逸周书源流考辨》,黄怀信,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

3.《尚书正义》,黄怀信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逸周书校补注译》,黄怀信,三秦出版社,2006;

5.《尚书注训》,黄怀信,齐鲁书社,2009;

6.《逸周书汇校集注》,黄怀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7.《出土文献与儒家经典探微》,廖名春,孔学堂书局,2019年;

8.《出土文献与〈古文尚书〉研究》,刘光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

9.《清华简〈系年〉与〈竹书纪年〉比较研究》,刘光胜,中西书局,2015年;

10.《〈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整理研究》,刘光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11.《朱子尚书学研究》,陈良中,人民出版社,2013年;

12.《林之奇<尚书全解>整理》,陈良中,人民出版社,2019年;

13.丁若镛《书义》,(《尚书》学文献集成·朝鲜卷),陈良中,凤凰出版社,2019年;

14.《战国〈尚书〉学研究》,钟云瑞,花木兰出版社,2021年;

15.《钦定书经传说汇纂》,钟云瑞,线装书局,2019年;

16.《清代山东〈尚书〉文献八种》,钟云瑞,山东大学出版社,2020年;

17.《丰川今古文尚书质疑》,钟云瑞,线装书局,2020年;

18.《尚书埤传》,钟云瑞,中国书籍出版社,2022年;

19.《书蔡传旁通》,钟云瑞,花木兰出版社,2022年;

20.《〈尚书〉蔡传疏义文献九种》,钟云瑞,北京教育出版社,2022年;

21.《禹贡图文献集成》(全10册),徐新强,线装书局,2020年;

22.《禹贡图校证附禹贡山川地理图》,徐新强,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

除此外,中心成员还完成了《禹贡长笺》《尚书证义》《絜斋家塾书钞》《尚书谊略》《清代〈尚书〉文献五种》《书传补商》等点校整理工作、完成《尚书文献选辑》(1-6辑)共351册的整理,几乎囊括了从汉至民国期间所有学者的《尚书》学著述。

核心期刊论文

中心成员在《历史研究》《孔子研究》《文史哲》《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核心报刊发表《尚书》类学术论文数十篇,成员代表论文有:

1.《<尧典>之观象及其传说产生时代》,《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4期,黄怀信;

2.《清华简<保训>补释》,《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2期,黄怀信;

3.《清华简<耆夜》>句解》,《文物》2012年第1期,黄怀信;

4.《清华简<保训>篇的性质、时代及真伪》,《历史文献研究》2010年第1辑,黄怀信;

5.《〈尚书〉名义与清华简〈书〉类文献》,台湾《哲学与文化》562期(2021年3月号),廖名春;

6.《尚书“孺子”考及其他》,《文献》2019年第5期,廖名春;

7.《“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本义考——兼论〈大禹谟〉“虞廷十六字”的真伪》,《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19年第4期,廖名春;

8.《大禹故里说文献考辨》,《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期,廖名春;

9.《清华简〈说命中〉的内容与命名》,《扬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廖名春;

10.《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与〈周颂•敬之〉篇对比研究》,《深圳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14年第3期,廖名春;

11.《清华简〈金縢〉篇补释》,《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3期,廖名春;

12.《清华简〈尹诰〉研究》,《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2期,廖名春;

13.《清华简〈保训〉篇中字释义及其他》,《孔子研究》2011年第2期,廖名春;

14.《先秦两汉出土易类文献汇纂通考与话语体系建构研究简介》,《文史哲》2025年第1期,刘光胜;

15.《出土文献与先秦民本思想史图景的多向度展开》,《哲学动态》2024年第4期,刘光胜;

16.《早期国家“游民”治理及其价值意义——以清华简<越公其事>为中心的考察》,《学术界》2023年第4期,刘光胜;

17.《克绍文武:走出周公遮蔽的成王形象——以清华简<厚父>为中心的考察》,《孔子研究》2022年第2期,刘光胜;

18.《<古文尚书>真伪公案再议》,《历史研究》2020年第4期,刘光胜;

19.《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提要历史观念探析,《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4期,陈良中;

20.宋代疑书思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1期,陈良中;

21.杨简《尚书》学研究,《孔子研究》2014年5期,陈良中;

22.王炎《尚书小传》辑佚研究,《传统中国研究集刊》11辑2013年,陈良中;

23.张金吾辑录王若虚《尚书义粹》校读记,《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13期,陈良中;

24.论朱子解经的价值取向,《求索》2009年5期,陈良中;

25.朱子解经方法的理论价值探研,《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4期,陈良中;

26.《“周人称夏”析因——基于“夏”字词义训诂的考察》2020年第3期,钟云瑞;

2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政德理念的时代价值》,《人民论坛》2020年第33期,钟云瑞;

28.《明初文学视域下的儒释道融合》,《中国宗教》2022年第3期,钟云瑞;

29.《尚书与儒家德治思想的起源》,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025年7月;

30.《“黼黻”考释》,《光明日报•国学版》2017年11月28日,徐新强;

31.《<尚书>孔传成书蠡测——从训诂学角度与<诗经毛传>、<毛诗郑笺>比较》,《孔子研究》2017年第6期,徐新强;

32.《从目录学角度看清华简“篇名”》,《齐鲁学刊》2018年第3期,徐新强;

33.《<尔雅>梁山之犀象考论》,《文学研究》2021年第2期,徐新强;

34.《“禹贡图”与中国早期贸易中的水道交通》《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社科基金专栏”》2022年1月11日,徐新强;

35.《周初“中国”及其意义的嬗变》,《中国文化研究》2023年第1期,徐新强;

36.《伯益称“益”史实考论》,《中国社会科学报·历史学》2023年7月3日,徐新强;

37.《宋代禹贡图与地理秩序事理》,《中国社会科学报·成果推介》2023年11月6日,徐新强;

38.《先秦地图文献及其治政思想-以<周礼>所记地图为中心》,《孔子研究》2025年第6期,徐新强;

39.《孔子《尚书》学研究刍议》,《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闫现霞;

40.《孔子《书》教“‘五诰’可以观仁”说述略》,《西昌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闫现霞;

41.《保训》篇“中”思想观念研究,《皖西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闫现霞;

42.《晚清民国<尚书>学研究的价值与成就》,《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17日,闫现霞。

获奖

《尚书》学研究中心成员成果丰硕,多次获得省部级各类成果奖以及荣誉称号。廖名春教授是马王堆帛书《易传》最早的整理者之一,在郭店楚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楚简以及先秦秦汉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中是国内外最为前沿的学者。先后承担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帛书易传与先秦秦汉学术史”、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新出简帛与思孟学派”、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战国楚简本老子研究”、全国高校古委会基金项目“帛书易传校释”、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孔子诗论与先秦诗学研究”等项目的研究,以及“八五”、“九五”国家古籍整理重点项目《中国古籍总目提要 周易卷》和“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有关专题的研究工作,与李学勤教授共同承担的“出土简帛易学研究”、“新出简帛与中国思想史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科研项目;黄怀信教授曾参与国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负责文献可信性研究及西周王年考订,主要从事先秦历史文献及儒家文献研究,整理出版《逸周书汇校集注》《尚书正义》《论语汇校集释》等,其中《论语汇校集释》获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奖一等奖;刘光胜教授曾荣获“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成果二等奖、“山东省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第三届李学勤中国古史研究奖”、“第四届董治安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研究奖”以及“首届曾子文化奖”等奖项;陈良中教授专著《朱子尚书学研究》系统阐释朱熹《尚书》学思想体系,201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2018年获重庆市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钟云瑞副教授入选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入选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111”领军人才;郑治文教授曾获2013年度山东社科论坛优秀征文二等奖、2014年度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2015年度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钟云瑞副教授曾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徐新强副教授博士论文《屈万里解<书>方法研究》获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尔雅>“梁山之犀象”为荆楚风物考》获济宁市32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济宁市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曲阜师范大学2020年度“杏坛学者”、课程《<尚书·禹贡>源流辨析》获曲阜师范大学“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等奖、多次获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

  • 官方公众号

  •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