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卷本《中国儒学史》是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组织撰写的一部大型中国儒学通史。全书分为先秦卷(王钧林著)、秦汉卷(李景明著)、魏晋南北朝卷(刘振东著)、隋唐卷(许凌云著)、宋元卷(韩钟文著)、明清卷(苗润田著)、近代卷(姜林祥著),计260余万字,于1998年6月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上起先秦,下止建国,将2500余年的中国儒学史,予以系统完整的论述。合则贯通,为一部儒学通史;分则独立,为七部儒学断代史。在体例上,突破以往同类论著按儒学人物编排的模式,改为以儒学演变为线索,以人物、事件、关节点交叉设立专章的编排方式。其持论客观公允,表述简洁平易,既不失平实通达,也不乏远见卓识,基本达到了科学性、思想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各卷首均刊有思想史家刘蔚华先生以“儒学、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为题的序言。所概括论述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儒学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传统文化的价值选择”、“儒家文化中的普遍理念”四大问题,成为整体把握该著的重要导引。
该丛书还力避某些儒学史论著囿于经学范围的局限,而以广阔的文化视野,将儒学发展、演变,置于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宏大背景之下,结合政治、伦理、宗教、哲学、教育、文学等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探求儒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使它具有了文化史、思想史的宝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