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科研平台 -> 正文

《论语》​学研究中心

来源: 时间:2025-09-02 作者: 点击:

基本信息

机构名称

《论语》学研究中心

成立时间

2023年12月30日

机构设置

主任:周远斌

副主任:李细成

学术骨干


机构简介

《论语》学研究中心是挂靠孔子文化研究院并按照曲阜师范大学专职科研院所进行管理的科研机构。

《论语》学研究中心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系统搜集整理国内外《论语》学的文献资料,完备资料汇编。我国与韩、日、越等均有悠久的《论语》研究史,研究著述汗牛充栋,这形成了经学的一个分支《论语》学。欧美的《论语》学虽然不及东亚,但也具有一定的规模。

2.在已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全面、深入研究国内外《论语》学,将国内外《论语》诠释置于儒学建构、发展的内在理路之中,通过纵横比较总结出各种注解阐发文本的来龙去脉、学术特色和思想创新,考证其源流、师承、真伪、得失。

3.点校整理国内外经典性注本和诠释著作,国内国外大量的有价值注本和诠释著作待整理出版。

4.在对国内外《论语》学研究的基础上,推出最佳的《论语》校注诠释本。

研究方向

《论语》学研究

主要成果

科研项目

周远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域外《论语》学研究”。

黄怀信: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论语》与孔子之道再认识”。

高尚榘: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论语歧解辑录”。

高尚榘: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论语》误解勘正”。

宋立林:全球汉籍合璧工程项目子课题“蒋如馨《四书订疑》整理与研究”。

宋立林:山东省“孔子与文化强省战略协同创新中心”重点项目“《孔子家语》汇校、集注与全译”。

宋立林:国家重大招标项目“民藏工程”子课题“《孔子家语》民论”。

唐明贵: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论语学史”。

唐明贵: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宋代《论语》诠释研究”。

唐明贵: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代《论语》学研究”。

唐明贵: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论语》诠释与心学思想的传承和演变”。

唐明贵: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重点项目“清代《论语》学史”。

唐明贵: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宋代《论语》诠释与理学的构建”。

张士杰: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本孔子书写的现代性重构研究”。

张士杰: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学术思潮与日本近代《论语》学”。

刘伟: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元代《论语》文献整理与研究”。

刘伟: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宗教生态学视域下《论语》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刘伟: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世纪《论语》诠释研究”。

闫春新: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魏晋南北朝《论语》学研究”。

刘星: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康有为《四书》新解与儒学的现代转向”。

刘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康有为《春秋》新解与儒学的创新和发展研究”。

刘星: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近代中国转型视域下康有为科学思想研究”。

周远斌: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论语》校释辨正”。

周远斌: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论语》与春秋文化”。

学术著作

骆承烈:《孔子与〈论语〉》,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

骆承烈:《孔子故里解〈论语〉》,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

骆承烈:《骆承烈谈孔》,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年。

黄怀信:《〈论语〉与孔子之道再认识》,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

黄怀信:《论语新校释》,三秦出版社2006年。

黄怀信主撰,周海生、孔德立参撰:《论语汇校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高尚榘:《论语歧解辑录》,中华书局2021年。

高尚榘:《论语义疏》,凤凰出版社2020年。

高尚榘:《论语误解勘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廖名春:《“六经”次序探源》.《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廖名春:《中国学术史新证》,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钧林:《山东通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

王钧林:《儒学的知识、思想与智慧》,山东友谊出版社2022年。

颜炳罡:《孔墨哲学之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

成积春、宋立林:《孔子与<论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弟子评传》,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

宋立林:《探秘<孔子家语>》,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年。

宋立林:《孔子家语探微》,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

宋立林:《孔子家语》(校点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弟子》,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

宋立林:《孔门后学与儒学的早期诠释研究》,人民出版社2021年。

宋立林:《孔子家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

杨朝明主编:《论语诠解》,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年。

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简体修订版),齐鲁书社2009年。

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文化十五讲》,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陈东译:《论语总说》,(日)藤塚邻著,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2005年。

王曰美:《中国儒学与韩国社会》,学习出版社2019年。

唐明贵:《〈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唐明贵:《20世纪中国哲学历程》(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唐明贵:《论语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唐明贵:《〈论语集注补正述疏〉校注》(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唐明贵:《论语研探》(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唐明贵:《宋代<论语>诠释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唐明贵:《论语学蠡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张士杰:《学术思潮与日本近代论语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5年。

周海生:《论语古训》(整理本),线装书局2021年

刘伟:《20世纪〈论语〉诠释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

刘伟:《<论语>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22年。

闫春新:《魏晋南北朝“论语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闫春新:《儒藏》系列之一的《狄子奇<孔子编年>点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刘星:《东传科学与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刘星:《康有为儒家经典诠释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

刘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

周远斌:《论语校释辨》,人民出版社2014年。

核心期刊论文

郭克煜、骆承烈:《孔子与阳虎》,《学术月刊》1981年第11期。

骆承烈:《颜回思想的积极因素》,《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2期。

骆承烈:《论仲由之“忠”》,《齐鲁文化研究》2009年。

刘蔚华:《孔子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哲学研究》1984年第9期。

刘蔚华:《孔子思想演变的特点》,《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

李启谦:《子张研究》,《中州学刊》1986年第6期。

李启谦:《孔子居卫之谜——兼谈鲁、卫文化之异同》,《孔子研究》1989年第4期。

李启谦:《论孔子“和”的思想》,《烟台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李启谦:《试析《论语》“子路从而后”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新解》,《东岳论丛》1995年第5期。

李启谦:《关于“学而时习之”章的解释及其所反映的孔子精神》,《孔子研究》1996年第4期。

傅永聚:《孔子人才思想论析》,《齐鲁学刊》2003年第2期。

王钧林:《论“五常”的现代价值》,《孔子研究》,2011年第6期。

王钧林:《〈论语〉章句学诠释——以“君子不重则不威”章为例的讨论》,《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4期。

王钧林、张亚宁:《孔孟“大人”观之比较》,《东岳论丛》2016年第11期。

杨朝明:《新出竹书与《论语》成书问题再认识》,《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3期。

杨朝明:《〈论语〉成书及其文本特征》,《理论学刊》2009年第2期。

杨朝明:《〈论语·乡党〉末章的意蕴》,《燕山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杨朝明:《〈论语〉: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典》,《中国民族》2025年第3期。

廖名春:《从〈论语〉研究看古文献学的重要性》,《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廖名春:《〈论语〉与中国思想史研究》,《国学论衡》2009年第五辑。

廖名春:《〈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章新释》,《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廖名春:《〈论语〉“君子有三畏”章新释》,《孔子研究》2011年第6期。

廖名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疏注及新解》,《人文杂志》2012年第6期。

廖名春:《〈论语〉“父子互隐”章新证》,《湖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廖名春:《〈论语·乡党〉篇“色斯举矣”新证》,《四川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廖名春:《〈论语〉“听讼”章与《大学》篇的误读》,《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6期。

廖名春:《〈论语·宪问〉篇“欲寡其过而未能也”说辨证——兼论“君子道者三”章“我无能焉”的释读》,《孔子研究》2019年第3期。

廖名春:《〈论语·尧曰〉篇“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考》,《中华经典研究》2024年第2期。

廖名春:《〈论语·尧曰〉“允执其中”三句新探》,《南京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

廖名春:《〈论语〉大禹记载考实》,《中国文化》2025年第1期。

颜炳罡:《依仁以成礼,还是设礼以显仁——从儒家的仁礼观看儒学发展的两种方式》,《文史哲》2002年第3期。

颜炳罡:《意义的确定与误导的可能——以马融、朱子等解〈论语〉“殷因于夏礼”章为例》,《齐鲁文化研究》2004年辑刊。

颜炳罡:《〈论语〉与人文修养》,《城市国学讲坛》2018年辑刊。

郭沂:《孔子的思维结构及其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齐鲁学刊》1986年第3期。

郭沂:《孔子的情感理论与情感教育思想》,《东岳论丛》1986年第3期。

郭沂:《〈论语〉源流再考察》,《孔子研究》1990年第4期。

郭沂:《生命的价值及其实现——孔、庄哲学贯通处》,《中国哲学史》1995年第2期。

郭沂:《再论原始〈论语〉及其在西汉以前的流》,《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4期。

郭沂:《孔子学易考论》,《孔子研究》1997年第2期。

黄怀信:《从内容与结构看〈论语〉成书》,《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第4期。

黄怀信:《〈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齐鲁学刊》2007年第1期。

黄怀信:《今本〈论语〉传本由来考》,《文献》2007年第2期。

黄怀信:《〈论语〉引〈诗〉解四则》,《诗经研究丛刊》2007年第2期。

周静、黄怀信:《子贡未“货殖”考》,《史学史研究》2013年第1期。

周宝银、黄怀信:《从“一以贯之”到“天下有道”》,《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

陈霞、黄怀信:《〈中庸〉“南方之强”诠说——兼谈孔子的夷夏观》,《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

黄怀信:《孔子与周文化》,《走进孔子》2022年第2期。

高尚榘:《〈论语〉疑难词句歧解辨正》,《东北亚外语研究》2019年第7期。

陈东:《关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的几个问题》,《孔子研究》2003年第2期。

宋立林:《<论语汇校集释>书评》,香港《东方文化》第43卷,2011年8月。

宋立林:《孔门弟子后学与<论语>编纂新探》,《孔庙国子监论丛201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宋立林:《由新出简帛看<论语>成书问题》,《退溪学与儒教文化》,韩国庆北大学2014年。

宋立林:《优入圣域:颜子对孔学的生命诠释》,《中国文化》第48期(2018年秋季号)。

成积春、宋立林:《<论语>与中华人文精神》,《论语学研究》第1辑,青岛出版社2018年。

宋立林:《孔子与中华文明特性的文化基因》,《文化与传播》2024年第1期。

宋立林、孔维钊:《射雌矢亡,终以誉命——<论语>“色斯举矣”章再诠》,《燕山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

苗润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儒家的“中庸”与“不”》,《齐鲁学刊》2007年第1期。

苗润田:《“放于利而行多怨”——儒家义利学说再探讨》,《哲学研究》2007年第4期。

唐明贵:《略论康有为的〈论语〉学》,《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唐明贵:《皇侃〈论语义疏〉探微》,《齐鲁学刊》2004年第3期。

唐明贵:《何晏〈论语集解〉探微》,《聊城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唐明贵:《中国学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论语〉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唐明贵:《郑玄〈论语注〉探微》,《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唐明贵:《论韩愈、李翱之〈论语笔解〉》,《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

唐明贵:《从〈松阳讲义〉看陆陇其的〈论语〉学特点》《社会学科战线》,2008年第4期。

唐明贵:《张栻〈论语解〉的理学特色》,《哲学动态》2010年第8期。

唐明贵:《苏辙〈论语拾遗〉的诠释特色》,《中国哲学史》2013年第1期。

唐明贵:《黄震〈论语〉诠释的“浙学”特色》,《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

唐明贵:《范祖禹〈论语说〉的诠释特色》,《湖南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唐明贵:《吕留良〈论语讲义〉的经世致用特色》,《孔子研究》2020年第6期。

唐明贵:《王阳明〈论语〉诠释的“浙学”特色》,《中华经典研究》2022年第2期。

唐明贵:《李瀷〈论语疾书〉对朱子学的继承与开拓,《国际儒学论丛》2022年第2期。

唐明贵:《试论张居正〈论语直解〉中的为政之道》,《朱子学研究》2023年第1期。

唐明贵:《丁若镛〈论语古今注〉的诠释特色》,《中华经典研究》2023年第1期。

唐明贵:《顾宪成的〈论语〉诠释与晚明经学的自我更新和转向》《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8期。

唐明贵:《试论张居正〈论语直解〉中的为政之道》(合著),《朱子学研究》2023年第1期。

唐明贵:《<论语>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6期。

唐明贵:《蕅益对<论语>的佛学解读》,《世界宗教文化》2015年第1期。

唐明贵:《苏轼<论语说>的诠释特色》,《东岳论丛》2015年第3期。

唐明贵:《游酢<论语杂解>的理学特色》,《孔子研究》2015年第3期。

唐明贵:《杨时<论语解>探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唐明贵:《戴溪<石鼓论语答问>的诠释特色》,《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

唐明贵:《谢良佐<论语杂解>的诠释特色》,《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6期。

唐明贵:《论焦竑〈论语〉诠释的特色》,《齐鲁学刊》2023年第3期。

唐明贵:《<论语>诠释与朱子理学体系的建构》,《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9期。

唐明贵:《试论罗汝芳对〈论语〉的易学解读》,《周易研究》2019年第4期。

唐明贵:《朱熹<论语集注>研探》,《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

唐明贵:《试论隋唐时期<论语>学衰落的原因》,《学术探索》2009年第1期。

唐明贵:《高拱〈论语〉诠释的特色》,《社会科学家》2020年第1期。

唐明贵:《鹿善继〈论语说约〉的诠释特色》,《齐鲁学刊》2021年第2期。

唐明贵:《统合理学与心学的〈论语学案〉》,《中原文化研究》2019年第2期。

唐明贵:《李贽〈论语评〉的诠释特色》,《贵阳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修建军:《评孔孟之仕文化观》,《齐鲁学刊》1999年第3期。

修建军:《论“和”为儒学之精义》,《齐鲁学刊》2005年第3期。

林桂榛:《苏格拉底对“子告父”表示赞赏吗?》,《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林桂榛:《“父子相隐”与告亲的正义性问题》,《武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林桂榛:《关于“亲亲相隐”问题的若干辨正》,《哲学动态》2008年第4期。

林桂榛:《何谓“隐”与“直”?——〈论语〉“父子相为隐”章考》,《孔子研究》2009年第3期。

王曰美:《仁爱思想与孔子的主体意识》,《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5期。

王曰美:《孔子外交思想探析》,《东北师大学报》2009年第1期。

王曰美:《10至14世纪儒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本土化》,《湖南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

王曰美、章治:《儒学在朝鲜王朝的传播与本土化》,《东岳论丛》2023年第6期。

王曰美:《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探析》《孔子研究》2022年第3期。

王曰美:《儒学在韩国的传播与本土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2月8日。

王曰美:《儒学在朝鲜半岛三国时期的传播与本土化》,《国际汉学》2020年第3期。

王曰美:《韩国尊崇儒学探析》,《海南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王曰美:《韩国重孝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孔子研究》2015年第6期。

王曰美:《“道法自然”的生命智慧》,《光明日报》2014年7月1日。

王曰美:《殷周之际德治思想构建的主体性探析》,《道德与文明》2014年第1期。

王曰美:《孔子与人的主体性建构理论》,《光明日报》2011年12月29日。

王曰美:《仁政思想与孟子的主体意识》,《光明日报》2010年7月27日。

宋立林:《〈论语·述而〉“五十以学易”章考论》,《现代语文》2009年第10期。

周海生:《子张里籍与生平考析》,《管子学刊》2019年第4期。

刘伟:《马一浮<论语>诠释特色及其理论意蕴探微》,《山东社会科学》(CSSCI期刊)2022年第12期。

刘伟:《<论语·尧曰>结构与意蕴探微》,《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

刘伟:《身份认同:〈论语〉中的祭祀认知问题》,《孔子研究》2019年第2期。

刘伟:《〈论语〉中的“祭祀”意蕴探微》,《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第5期。

刘伟:《孔门弟子与先期时期〈论语〉编纂探微》,《云梦学刊》2018年第6期。

刘伟:《〈学而〉篇意蕴探微》,《孔子研究》2017年第6期。

李细成:《儒家相关六种人性论的内在联系——以〈论语〉中孔子对人性的论述为问题意识》,《文史哲》2018年第6期。

李细成:《“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四种歧解辨正》,《孔子学刊》第十辑。

郑治文:《孔子之“道”与儒学重构——从朱熹、牟宗三的道统论说开去》,《湖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张士杰:《〈论语〉诠释与本土契合性:儒学在近世日本的可普遍化路向与逻辑》,《文史折》2023年第3期

张士杰:《儒学日本化的政治伦理向度探微——以荻生徂徕之论“学”为例》,《孔子研究》2023年第5期。

张士杰:《儒学日本化的政治伦理向度探微——以荻生徂徕之论“学”为例》,《孔子研究》2023年第5期。

张士杰:《儒学日本化的人伦向度与本土契合性——以伊藤仁斋“道、理之辨”为例》,《国际入学(中英文)》2023年第4期。

张士杰:《辨朱与求原的逻辑——中井履轩《论语》诠释路径及其与朱学之关系》,《齐鲁学刊》2021年3期。

王苏、傅永聚:《“礼”的道德意蕴》,《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1期。

王汉苗、傅永聚:《“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辨析》《齐鲁学刊》,2012年第1期。

郑治文、傅永聚:《孟子对孔子仁学意义的开显及其伦理意蕴》,《东岳论丛》2016年第12期。

郑治文、傅永聚:《孔子言说的“道”》,《光明日报》2014年8月26日第16版。

郑治文、傅永聚:《孔子思想的“五大智慧”》,《光明日报》2015年6月8日第16版。

王嘉政、郑治文:《“得见君子斯可矣”——孔子的理想人格学说及其伦理精神》,《中华儒学》2024年第四卷第1期。

孙忠厚:《忠恕与行孝:曾子“仁以为己任”发微》,《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

孙忠厚:《行君子之道——从〈论语〉“君子道”章解读孔门君子观》,《海岱学刊》2021年第2期。

陈岳:《简论〈论语〉中的“一以贯之”》,《新西部》2016年第12期。

刘星:《康有为今文经学的“通经致用”思想》,《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年第2期。

刘星:《东传科学视域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重估与反思》,《湖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刘星:《浅析康有为科学思想的现代价值》,《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年第2期。

刘星:《康有为今文经学与维新变法思想关系探析》,《湖南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刘星:《论儒学思想核心价值与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契合》,《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9期。

刘星:《康有为“大同之世”的理论建构及其现代价值》,《孔子研究》2020年第6期。

刘星:《康有为易学新解与儒学的现代转型》,《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

刘星:《康有为《论语》新解与儒学的现代转向》,《学术界》2024年第3期。

闫春新:《〈论语〉注的诠释路向在汉晋间的拓展与理想提升》,《哲学动态》2012年第12期。

闫春新、徐向群:《魏晋玄学“论语学”及其三玄玄理》,《哲学动态》2010年第8期。

闫春新:《两晋〈论语〉注的总结——论江熙〈论语集解〉》,《孔子研究》2010年第4期。

闫春新:《<论语集解>何晏注初探》,《齐鲁学刊》2010年第2期。

闫春新:《从<论语>看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再探》,《孔孟学刊》2005年第12期。

闫春新:《李充<论语>注简论》,《齐鲁学刊》2003年第4期。

闫春新、田华:《东晋<论语>注考释》,《济宁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闫齐麟:《科举<论语>学的流变及其在清朝科考中的应用》,《论语学研究》2025年总第4辑。

周远斌:《〈论语·先进篇〉“侍坐”章校释辨正》,《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周远斌:《〈论语〉“绘事后素”章释义考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周远斌:《〈论语·雍也篇〉“虽欲勿(物)用”本字考》,《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

年第1期。

周远斌:《〈论语〉注释考异三则》,《齐鲁文化研究》2009年辑刊。

周远斌:《谈〈金瓶梅〉中的说唱艺术成分》,《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周远斌:《〈论语·乡党篇〉“色斯举矣”章校释考异》,《齐鲁文化研究》2008年辑刊。

周远斌:《〈论语〉释名辨正及〈学而篇〉校释考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

期。

周远斌:《〈论语·八佾〉“哀公问社(主)”本字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

第1期。

周远斌:《〈论语〉“慎终追远”章章义考》,《延边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周远斌:《〈鲁论〉、〈齐论〉比〈古论〉出现得早——与唐明贵先生商榷》,《阴山学刊》

2007第1期。

周远斌:《〈论语〉“吾未尝无诲”句考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周远斌:《“述而不作”本义考》,《理论学刊》2006年第1期。

周远斌:《吐鲁番唐写孔氏本《论语》“道行,乘垺于海”句浅证》,《岱宗学刊》2006年

第1期。

周远斌:《越南〈论语〉学概说》,《东北亚外语研究》2019年第3期。

周远斌:《汉代熹平石经〈论语〉的版本价值》,《现代语文》2025年第2期。

获奖

周远斌:《论语校释辨》,2016年山东省第三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唐明贵:《宋代<论语>诠释研究》,2020年山东省第三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黄怀信、周海生、孔德立:《论语汇校集释》,2010年山东省第二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黄怀信、周海生、孔德立:《论语汇校集释》,2009年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奖一等奖。

高尚举、张诒三、杨秀娟:《论语误解勘正》,2020年山东省第三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高尚举:《论语歧解辑录》,2013年山东省第二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王曰美:《殷周之际德治思想构建的主体性探析》,2016年获得山东省第三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杨朝明、宋立林:《孔子家语通解》,2013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普及读物奖。

杨朝明、宋立林:《孔子家语通解》,首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推荐优秀传统文化图书。

唐明贵:《〈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汉魏六朝隋唐〈论语〉学研究,2007年山东省第二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唐明贵:《论语学史》,2011年山东省第二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唐明贵:《张栻<论语解>的理学特色》,2012山东省第二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唐明贵:《康有为〈论语注〉探微》,2014年山东省第二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唐明贵:《论语研探》,2016年山东省第三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唐明贵:《谢良佐<论语解>的诠释特色》,2019年山东省第三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唐明贵:《试论罗汝芳对<论语>的易学解读》,2022年山东省第三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张士杰:《学术思潮与日本近代论语学》,2021年辽宁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

刘星:《东传科学与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2020年山东省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官方公众号

  •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