洙泗书院甲辰龙年冬至祭孔典礼暨洙泗讲坛周易会讲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2-2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12月21日上午,由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周易学会、山东周易研究会联合主办、孔子文化研究院承办的“洙泗书院甲辰冬至祭孔典礼暨洙泗讲坛周易会讲”活动在洙泗书院成功举办。曲阜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和社会贤达近百人参加活动,瞻仰孔子晚年删定六经和讲学遗迹。本次活动主要由祭孔典礼、观瞻孔子赞《易》处、《周易》会讲等组成。

在祭孔典礼活动中,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刚教授致欢迎词,介绍了曲阜师范大学的办学特色,肯定了合作开发洙泗书院的重大价值。他表示:“曲阜师范大学将会同社会各界重启洙泗书院,设立洙泗经学院,将洙泗书院打造成孔子、儒学及东亚经学研究、教育、传承、交流、互鉴的重镇。”“在洙泗书院这个经学的发祥地,祭祀至圣先师孔子,举行作为‘六经之首,大道之原’的《周易》会讲,是向社会各界表明,我们曲阜师范大学经由洙泗书院赓续孔子办学、讲学文脉,接续、光大孔子创立洙泗之学的担当和决心。”

在祭孔典礼后,与会人员一同观瞻孔子晚年赞《周易》处——洙泗书院砚台井遗址。根据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陈东教授以“洙泗书院平面示意图”为线索,向大家讲解了砚台井遗址,认为洙泗书院孔子讲堂砚台井遗址的所在就是孔子讲《易》的地方。他说:“联系孔子讲堂遗址的唯一标志就是‘砚台井’,可以基本断定此处即孔子讲堂遗址,此井即传说中孔子系《易》处的‘砚台井’。”

在观瞻砚台井遗址后,与会人员齐聚洙泗书院大成殿内,参与《周易》会讲活动。山东周易研究会会长颜炳罡、中国周易学会会长李尚信、曲阜师范大学东亚易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彬,相继围绕孔子与《周易》的主题做了报告。

颜炳罡就孔子在易学当中的地位进行论述,认为孔子是《周易》成为“六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奠基人,其易学的最大特征是道德人文性。同时,对易学的“生生”之道予以论述,强调了《周易》所蕴含的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内涵,表达了传承中华文明经典典籍中的文化精神和以易学中的人文大道化成天下的期许。

李尚信主要围绕孔子对易学的贡献,传世《易》与帛书《易》的关系,“两个孔子”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孔子对于易学的贡献在于继承和发扬了《周易》古经的“德义”内涵,帛书《易》既有对于传世《易》的超越之处,也有不如传世《易》解释更符合本义的地方,要辩证看待两者的关系,而传世文献和帛书中的两个“孔子”有一个是“伪托的”,但即使是这个“伪托的孔子”,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角度来说,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刘彬主要就孔子学《易》经历和孔子对《周易》的贡献两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孔子学《易》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青壮年时期主要学习卜筮之用,晚年主要体会《周易》中所蕴藏的思想精华。他对《周易》的贡献,主要体现在通过“观其德义”的方法,将《周易》中的道理、哲理、事理、情理、伦理提炼出来,构建成一个系统的思想体系。同时,强调孔子赞《易》的本质在于将《周易》从卜筮之书升华为一个伟大的经典,成为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思想价值取向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据悉,曲阜师范大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孔子文化研究院的学术优势,开展系列活动,激活洙泗书院的文化功能,推进洙泗书院的活化利用,使以经学为中心的儒学在当代社会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杨秀娟

友情链接